阿里增资菜鸟,我们或许低估了物流
公司观察

  当我们惊叹于阿里、京东们对物流平台的投入,物流企业老板取代房地产成为新首富候选人时,或许我们也当重新审视物流的价值了。

  阿里巴巴集团昨日宣布,为进一步推进新零售战略,将增持旗下菜鸟网络的股份,并将在已投入数百亿元的基础上,未来五年继续投入1000亿元,加快建设物流网络,并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。

  五年千亿,对阿里来说规模投入并不算小。某种程度上,这意味着尽快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物流平台,正在成为阿里巨舰未来五年的发展重心之一。谁能想到,当年被贴上脏苦累、边缘底层产业的物流运输,如今却成为了电商巨头们的兵家必争之地。

  目前,我国快递业已经连续6年增长率超过50%,去年快递量达312.8亿件。每年电商的购物节,基本都是快递企业们的“购物劫”,“四通一达”爆仓几乎成为常态。其实从京东自建物流、把重金投入自建物流体系,再到后来的电商纷纷跟进就在不断证明,对于当下以“轻平台”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巨头,物流以及它所衍生的大数据,正在成为保障平台的一大重要安全阀。

  不只是电商们的野心,即使从资本市场的态度,也能发现这一隐藏在新闻背后的产业变革脉络。从顺丰上市、王卫一度摘下中国首富桂冠,就在暗示着物流业事实上已迎来价值重估的时代。

  早在上世纪70年代,日本学者西泽修指出,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:第一是原材料资源领域,第二个是人力资源领域。而当这两大利润源泉都因其有限而面临拓展的瓶颈时,物流领域的潜力将会成为“第三利润源泉”。

  只是,近五十年前的西泽修预言,对了后半段的“果”,却没有看到前半段的“因”——互联网蓬勃发展,才是成全物流真正成为第三利润源的根本。在重工业时代,原材料地位无以复加;在后来的轻工业时代,人力资源成为新的生产力;而在互联网时代,当信息流和资金流都已经能够实现无缝对接,物流的地位也需要被重新定义了。

  资料显示,在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,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到10%,而物流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约为40%。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的20%,美国还不足10%。我国如能将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降低到15%,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约物流成本2400亿元。

  除此之外,有效的物流服务不仅能够降低整个社会运行成本,甚至可以给接受物流服务的生产企业创造更好的盈利机会。在上游供应商,有效的物流能够降低库存成本,减少人力成本,提高整体运输效率。而到了下游销售环节,则能促进销售,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新的“利润”。

  电商以及各种“黑科技”智慧物流的介入,大大提升了这一行业的科技和管理能力,这就意味着供应链条的重新优化。不夸张地说,要真想实现零售业的革命,实现马云的“新零售”野心,其中牵动上下游、甚至是决定生死的一环,正是在于是否拥有一个智慧高效的物流平台。

返回顶部